星期五,三號風,雨時狂時輕,開傘不開傘,也教人煩, 空氣中帶著鬱悶。
午飯後的中環不算擠擁,是熊貓都離開了嗎?走進畢行打的Lehmann Maupin,突然感到平靜,繞一圈,鬱與悶都被過濾了,整個人,輕輕的。
不是第一趟來,大概這次沒有人,或是受外面的世界影響,空氣就是不一樣。小小的空間就只放了六組作品,最有趣的是遙遙呼應的金色香腸雕塑與人象合一陶瓷。從來喜歡美術館與畫廊的空間,寬敞、開放、寧靜,有時也不為看甚麼作品,只是站著發呆、坐著沉思也滿足。當然展覽內容總會影響情緒,特別是當代藝術,挑戰刺激誘發,只要你願意張開雙眼,隨時給你帶來極烈的震盪與無比的沉重。可貴的是在這裡可建構最個人的空間,偶然選擇躲進美術館,即使是閉上雙眼,只求曬乾衣服上的雨水,享受烈日暴曬後對冷氣的渴求,就是冲洗一下,然後才可繼續回到喧鬧的現實。
只要這個不是像逛商場的Art Basel。
就是害怕人潮,受不了人迫人,難忍臭汗與臭汗間的陝小空隙,實情是討厭一窩峰的事情,想起那個鬧烘烘的書展也教人頭痛。近十年來對書展的興趣是零,偶而看到有誰家的講座也想去聽聽,記得數年前打算去見識一下韓寒,走到灣仔天橋上看到人潮便立即打退堂鼓,從此任憑是甚麼大人物也勾不起我的興趣,今年的董啟章與黃碧雲很是吸引,還是算了吧,人呀人呀, 橫衝直撞的人呀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