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星期看罷《山河故人》久久不能平復,不停loop著《Go West》,也找回《珍重》來聽,電影裡三度出現《珍重》, 都只是短短幾句, 這首歌印像不深, 莎莉從不是我杯茶。《珍重》縱是老老土土的離別之歌, 正如電影一樣,關於人生不同階段, 老掉大牙的道理,可是情感既是淡淡的,也是濃烈的。電影並不完美,卻能提供多層閱讀,賈樟柯的符號,現實與超現實的拍攝手法,還有時代背景的討論等等。最能牽動情緒的,還是情感。 所以為何濤選張不選梁,為何濤跟張離婚,為何到樂退學喜歡上中文老師,全部也不重要。讓人動容的是他們在人生路上的細碎片段,不同階段面對的喜怒哀樂,平靜美麗, 真實可貴。
(一)
過去總是美好,現在一定是苦澀,很多描寫時代,關於成長生活經歷的電影都是這種論調。《山河故人》 跨越三個時代,不只有過去與現在,更有將來。然而過去與現在不是甜也不是苦,都是很實在的情感與經歷。未知的將來也不是天馬行空,而是過去加今天的一個未完的結局。2025年張晉生與兒子Dollar,要依賴Google Translate溝通不是奇事,Dollar 成為迷茫青年也不難理解。回帶到1999,濤兒選了張晉生,2014年七歲唸國際學校的Dollar 拿著iPad,說著英語,跟著爸爸到澳洲,濤兒相信兒子跟著爸爸是最好的選擇。 一切都是有跡可尋,其實是因果關係。如果有人看了不明白或很不爽,大概是不敢面對現實吧。
(二)
1999年隨著《Go West》起舞,坐著紅色汽車的三人行,在影音店裡響起:「突然地沉默了的空氣…」,濤與梁子在吃餃子。2014年,濤的爸爸在火車站靜靜地離開了,哭崩了的濤,與那個叫她「媽咪」的兒子到樂相處了一小段日子,她包餃子,坐火車送他回上海,讓她聽《珍重》,把家的鎖匙交給他。2025年,作樂聽到黑膠唱片播著經典廣東歌,響起了《珍重》,最後濤在家包餃子,好像聽到了在遙遠一方的兒子在叫他,然後她拖著狗走到戶外散步,解開了狗帶,《Go West》響起了,她在漫天風雪下起舞。
記得這些畫面,都是很平凡普通的生活,這三個人的故事,不離成長告別,生老病死,一個旅程接一個旅程,當中有很多的呼應,盡見細膩的情感,正如戲中張艾嘉說「life is repeating」。很多人也會被當中某些場景打動,或鼻子一酸,或暗暗流淚。 父親在火車站安詳地離去,其實是一種福份,只是讓身邊的人接受不來,我也跟著濤哭崩了。 電影把這些說來俗套又老生常談的事,實實在在地刻畫出來,不用驚天動地曲折離奇的情節,當你明白這是現實,便不會覺得老土。 生命可以無聲無色地離開,2014年的濤已跟張晉生離婚,父親突然離逝,行將與兒子分開,她明白到: 「每個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,遲早要分開。」最後她一個人在白茫茫的寒冬裡起舞,響起屬於她的青春之歌,我沒有感到悲哀,反而是有一點溫暖,她依然住在那個房子,在那裡包餃子。縱使「mountains may depart and the hills be removed」,我們還是要生活。那個遠在澳洲的張晉生,終日拿著一大堆槍,連跟兒子溝通的能力也沒有,那空洞洞的生活才叫人害怕。 在網上讀到賈樟柯就電影的解說,他說最後的一個鏡頭是預計以外,「他認為趙濤這個人物在50多歲時,聽到了一首她青春時候的歌,與青春重逢,而跳舞這個動作,在我的理解中,是為了表達這個女性仍然具有一種生命力,無論她過去經歷了甚麼。」
(三)
電影中兩首重要的歌,90年代的《Go West》與《珍重》,我想,十年廿年後,如果要響起屬於從前的時代曲,即是今天的歌?我不敢想,因為會沒感覺,這樣才讓我感到悲哀,或許我的未來預言是悲哀的。過去不盡是美好,但已足夠讓我找到美好的回憶,生活仍要繼續,很喜歡濤兒包餃子,那怕是甚麼時候,那怕沒有人陪著你,大概這是讓人覺得很實在的生活,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